[ 设为首页 ] [ 加入收藏 ]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15:27:24

热门关注

所在位置:首页 > 我的家风故事 > 正文

我的家风故事(第九期)

发布时间:2019-01-30 09:46:53 来源:河北区纪委监委

编者按:近期,河北区纪委监委在全区开展“我的家风故事”征集活动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,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。截至目前,在全区各部门各单位精心组织下,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、踊跃报送,共征集感人至深的家风故事、弘扬美德的家规家训、谆谆告诫的廉政家书作品200余篇。即日起,本网站与“河北清风”微信公众号一同开设“我的家风故事”专栏,陆续选登优秀作品,通过讲述家风故事,弘扬传统美德,展现家国情怀,敬请关注。

(一)

父亲两次让房的故事

鸿顺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徐晓伟

从我小时候起,我们家晚饭时间,就是我父亲教育孩子的课堂,全家人围坐在一起,边吃饭边听父亲用他那温和的、慈祥的声音给我们讲道理,“忠厚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”、“家和万事兴”、“诚信待人,认真做事”、对待他人“不必锦上添花,而要雪中送炭”,这都是父亲在饭桌上讲给我们的,这些话语中蕴含着做人、做事、工作、学习、生活、持家的道理。同时,父亲孝敬老人、呵护妻儿、和睦邻里、关爱部下的点点滴滴则是对我们的言传身教,是我们受益一生的财富。

我父亲是八十年代的老党员、老领导干部。从我记事起,他就早出晚归,兢兢业业工作。在八十年代初有福利分房,并且领导干部配置家庭办公室,所以有一套指定的房子是给父亲的。但父亲单位有一名即将退休的老职工刘大爷,全家老少三辈10口人住在一个9平米的小平房里。所以,父亲主动向组织提出把房子让给刘大爷,他说:“我家房子还算宽裕,老刘太困难了”,其实当时我家也是老少三辈,子女4人,房子并不宽裕。至到父亲退休多年,刘大爷80多岁还经常骑着自行车来探望父亲,每次来都提起这件事并感恩不尽。

90年,父亲即将退休,哥哥正要结婚,上级组织对父亲说:“老徐,你工作一辈子了,始终没有享受分房,儿子又要结婚,组织照顾你,从上级单位拨一套房子给你。”但当时父亲单位有一名老职工老李,儿子结婚后住在一起,和继母有矛盾,婆媳纠纷不断,儿媳要离婚,非常烦恼。老李经常和父亲念叨他的家事,所以这次父亲又说:“这套房子给老李吧。”领导说:“你明年就退休了,这是最后一次分房机会了。”父亲说:“老李家比我更需要这套房子。”

所以,哥哥结婚后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,至到平改才搬进楼房,父亲一辈子没有享受福利分房。多年后,房价飞涨,许多老同事老朋友来家里探望父亲时,都提起父亲二次让房的事,但父亲淡淡的说:“我不后悔,能为两个家庭解决困难比给我房子还欣慰。”

父亲的一言一行对我有深刻的影响,我走上领导岗位后,把关心爱护职工,心系群众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,时刻告诫自己:为官一任造福一方,手中的权力是用来带领职工干好工作,为他们解决困难的。不要用手中的权力与民争利,而要为民谋利。

今天,我经常把父亲的故事讲给女儿听,教育她要做一个正直、善良、仁厚、淡泊名利的人。

(二)

一张老照片传承家风

月牙河街丹江里社区 陆志坚

我是一名社区志愿者,退休后为圆自己年轻时的写作梦,以社区中的好人好事、文体活动为素材,为《中老年时报》投稿,是报社的一名通讯员。

两年前,正值父亲九十大寿,我在家中发现一张1953年的全家合影照,这张照片是父亲当年参加抗美援朝回国探亲时拍摄的,距今已经60多年了,它记载着父亲年轻时的一段光荣历程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,并威胁我国东北地区,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与朝鲜人民一起抗击美帝的侵略。1951年10月父亲响应组织的号召,参加了抗美援朝,从事铁路工作的他负责运输车辆的调度。他和战友们冒着敌机的轰炸,抢修被破坏的铁路,保障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,挫败了敌人企图断绝我军物资供应的“绞杀战”。当时父亲上了前线,母亲又在铁路电话所上班,母亲就把三岁的我送到军粮城姥姥家,把年仅一岁的妹妹送到老家丰润交给爷爷抚养。直到1953年12月父亲回国探亲,我们全家才得以团聚,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。我以老照片记录的这段经历撰写了一篇报道,《中老年时报》编辑将标题改为《激情燃烧的岁月》,给文章增色不少,这篇报道是我献给父亲的一份礼物,弟弟妹妹们竞相收集报纸留作纪念,我女儿也在微信中写到“爱写作的爸爸用文字记录了参加抗美援朝的爷爷,家族的骄傲!”我的文章登报后,引起父亲多年未曾见面的老同事的注意,他多方打听找到了我父亲,两位老人实现了40年后的重逢。在交谈中,老同事得知父亲从天津站调离后虽经历坎坷,却仍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,深表感慨。于是,他和他的女儿采访了父亲,在《中老年时报》讲述版发表了《智者乐,仁者寿》的文章,详尽地记叙了父亲从抗美援朝、天津站十年、天津铁厂十年、直到回铁路工作的经历,总结了父亲爱党、爱国、敬业奉献的优良品格。

父亲是一位65年党龄的老党员,我作为家中的长子要整理发掘家庭的光荣传统,教育我们和下一代人。我和我爱人,工作在国企,相继入党。1990年我被评为厂级模范共产党员,我爱人也因工作突出荣获“七五”立功奖章。退休后,我爱人积极参与社区工作,多次被评为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党员,而我给《中老年时报》发送了几十篇反映社区巨大变化、志愿者为居民服务的稿件,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积极作用。我女儿在我们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,参加工作以来敬业爱岗,勇挑重担,在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入了党,并考入中央党校,取得了在职研究生学历。我们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在和谐、宽容的气氛中幸福快乐的生活。